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蒙古族神圣的祭火节。火,是神圣的,给了人们温暖和光明,在蒙古族心中更是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代表着生命与兴旺。到了祭火那一日,仪式一大早就开始了,早茶后,女主人端着点燃的柏叶,在家人的陪同下,首先到羊圈中进行第一项祭祀活动;家人站在羊圈中央,一起默默的祈祷,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羊群繁殖多多!随后,女主人端着一桶奶,再次进入羊圈;然后把奶涂抹在头上抓来的山羊和绵羊的种公羊头上,祝福它们子孙多多。这些仪式进行完毕,女主人开始给羊儿们喂饲料。冬天野外的草很少,羊儿吃不饱,所以一定要喂一些饲料的,对于这里的荒漠草原类型来说,冬天是较难熬的。被选作祭品的羊在入冬时就已经准备好了;他们把羊皮拔了,胸叉和包油要摆在供桌上,准备献祭给佛祖和圣祖成吉思汗。祭祀时要用羊胸、奶食品、洒等等供品。通常在胸叉内填满红枣、黄油、冰糖、奶酪、柏叶、哈达等等,用白色羊毛线缠绕九圈后煮熟。到了晚上上灯时辰,在灶膛内填入沙蒿根、香柏片,上围干牛粪,将灶火点燃。“祭火”时,男主人双手托起煮好的着胸叉放入火中,全家人对着火焰向火神祈祷。之后,他们还在煮肉的汤里下米煮粥,并放入奶酪、糖、黄油等等,享用“祭火”的“口福”。所有其他的家人们也在准备着各种各样的供品。女主人亲手搓一根麻绳,它也是祭火仪式的重要祭品。下午五六点钟时,男主人穿好蒙古袍和准备好的一切供品开始准备祭火炉。首先把备好的柴火放进炉子里,然后把四条哈达系在传统炉子的四面,把包肚油包在炉子的四个腿上。蒙古族的传统炉子叫火撑子,蒙语为突力嘎,是一种腰缠三箍,上有四个支撑点的火架子。火撑子架在火盆上,里边放干柴。有些不用火撑子,便在炎盆里搭起四边形干柴架来。把蓝、白、黄、红、绿五彩哈达或布条,挂在火撑子或木柴的四眉上,分别代表蓝天、白云、黄教、红火、绿色的生命。这时屋内祭火用的羊胸叉和肥羊尾、心、肚等也煮好了,热气腾腾的。胸叉上的肉要削掉,并作一些修整,再用刚才搓好的麻绳把胸叉缠起来。之后再把准备好的供品摆好放在胸叉上,供品里有香、彩纸、丝绸条、红枣、奶酪、糖块、羊毛、黄油、干草、葡萄干等物品,每一样东西都是有含义的,以些来祈福上天的保佑,希望来年六畜兴旺、水草肥美、人丁兴旺!每人要给火神磕三个头,祈求平安吉祥安康。祭完火,在家欢聚一堂,开始畅饮美酒,品尝鲜美的羊肉。品尝酸奶,唱草原歌曲,祝福草原、祝福牧人、祝福草原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