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疆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博尔塔拉两个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赛尔自治县。另外,还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区。由吐尔扈特、和硕特、额鲁特、察哈尔、沙毕纳尔、扎哈沁、乌梁海、喀尔喀等部的人组成。下面,我们就分别叙述他们的分布及历史由来。
1628年,吐尔扈特人西迁伏尔加河流域。此后,由于各种原因先后有一部分和硕特人、杜尔伯特人迁到那里去了。1756年,原来留居故地吐尔扈特、杜尔伯特为了逃避清灭准葛尔的战争,也西迁那里,史称这部分后迁的吐尔扈特、和硕特为新吐尔扈特、新和硕特,而那些先迁去的那部分吐尔扈特、和硕特为旧吐尔扈特、旧和硕特。1771年,吐尔扈特回归时,回归的部众中有新旧吐尔扈特、新旧和硕特及沙比纳尔(喇嘛庙的属民)。由于伏尔加河未结冰,河西岸的人们不能一同回归,所以,居住在那里的杜尔伯特人及一部分吐尔扈特和硕特人永久的留在了那里,这就是今日俄联邦卡尔梅克人的由来。 吐尔扈特回归后, 清朝按照分而治之的原则,对其分封牧地。
1.在喀尔沙尔(焉耆)一带设四个旗,他们是今天巴音郭楞州和静一带蒙古族的祖先。
2.在和博克赛尔一带设三个旗,他们是今天和布克赛尔县以及克拉玛依市蒙古族的祖先。
3.在库尔喀喇乌苏一带设二个旗,他们是今天乌苏县以及奎屯、石河子一带蒙古族的祖先。
4.在精河设一旗,他们是今博州精河县以及博乐一部分蒙古人的祖先。
将同时回归新吐尔扈特人,分为两旗,牧于今科布多西南布拉干河一带。1919年,外蒙宣布独立,出兵科布多和阿勒泰。新吐尔扈特汗密什克栋固鲁布亲王不服外蒙辖制,带领一部分部众南迁今昌吉吉木萨尔。他们成为今天吉木萨尔县蒙古族的祖先。(而在今外蒙还有约5千新吐尔扈特人)
清把和硕特部中旧和硕特分为三旗,牧于珠勒都斯河一带,他们是今和硕、博湖两县蒙古人的祖先。对新和硕特设一旗,于新吐尔扈特一同牧于科布多西南的布拉干河一带。新和硕特至今生活在今外蒙古。
清代,蒙古人将那些归属喇嘛庙的属民,称为沙毕纳尔。当时一同回归土尔扈特沙毕纳尔被分为四个旗,驻牧于今伊犁特克斯县。他们是今天特克斯县四苏木蒙古的祖先。
由于战争缘故,准噶尔地区人口锐减,清为了加强对伊犁地区的管理,1763年从张家口外调八旗察哈尔官兵一千八百户,分左右翼两翼共四旗。左翼安置在今温泉县,俗称旧昂吉,辖八个苏木:正白、正黄、正蓝、正红、镶白、镶黄、镶蓝、镶红。右翼安置在今博乐市.俗称新昂吉,辖八个苏木:正白、正黄、正蓝、正红、镶白、镶黄、镶蓝、镶红。他们便是今天博乐,温泉一带蒙古人的祖先。另外,当时清朝又调一部分察哈尔人到今塔尔巴哈台,他们与当地的额鲁特人组成了十苏木额鲁特旗,成为今天额敏县十苏木额鲁特中察哈尔苏木蒙古族的祖先。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被调到今托里拜兴图一带驻牧,他们是今天托里县拜兴图一带蒙古族的祖先。
准噶尔汗国成立后,准噶尔、辉特部人口锐减,几近灭亡。由于清朝的缘故,余生的准噶尔不敢称自己为准噶尔,而称厄鲁特,久而久之。便忘了原来的准噶尔之名。今日额鲁特主要分布在今伊犁昭苏、尼勒克两县,以及塔城额敏县。
在准噶尔汗国死亡前夕,准噶尔汗国大台吉达什达瓦在内乱中被杀,其妻带领部众归附清朝,清将其安置在热河,即今天河北承德一带。1764年,清调迁其官兵五百名,安置于今天伊犁昭苏县,编为左翼设三旗,被称为上三旗,后每旗又分为2个苏木。他们便是今天昭苏县六苏木额鲁特蒙古。
清灭准噶尔战争,准噶尔部众四处逃亡。后来,清朝开始招抚他们。陆续归附的准噶尔人被安置在今天伊犁尼勒克县,编为右翼,设五旗,被称为下五旗,后划为十个苏木,他们是今天尼勒克县十苏木额鲁特的祖先。
清另外又在塔尔巴哈台安置十苏木额鲁特,他们主要有四部分人组成,即明嘎特、巴尔鲁克、察哈尔、哈斯古特。塔尔巴哈台山地区原为辉特明嘎特部的领地。其部众大部分在战争中被杀害,遗众被清朝编为二个苏木。1765年从乌鲁木齐调迁准噶尔大台吉噶尔藏多尔济部众一千户额鲁特到塔尔巴哈台,编为四个苏木(噶尔藏多尔济参与了反清的战争,后在内乱中被杀)。又将陆续归附的柯尔克孜人,编为一个苏木,被称为哈斯克特苏木(现为第十苏木)。再加上前面讲过的察哈尔苏木(现为第九苏木),被称为额鲁特八苏木。后来八苏木额鲁特又被重新划分为十个苏木,史称十苏木额鲁特。其中1,2,3,4,7这几个苏木被称为明嘎特蒙古,他们是辉特明噶特人的后裔。而5,6,8苏木被称为巴尔鲁克蒙古,他们是准噶尔人的后裔。(还有一种说法,1865年,由于战乱,厄鲁特人大部分一度迁居阿勒泰,其中有三苏木留居牧地,在裕民县巴尔鲁克山躲藏起来,故称巴尔鲁克蒙古)。这部分蒙古人成为今额敏、塔城、托里一带蒙古族的祖先。历史上由于战争等缘故,十苏木额鲁特一部分迁居它地,故在今阿勒泰和乌苏等地都有额鲁特人的少量分布。
新疆约有五千乌梁海人.他们生活在今阿勒泰市、布尔津县、青河县等。
乌梁海部是古老蒙古部落之一.原生活在蒙古国不儿罕山地区.后一部分南迁,融合到东蒙古部落中,另一部分西迁至蒙古国西部阿尔泰山一带,与讲突厥语图瓦人和特棱古特人的属地连成一片。后来卫拉特征服了他们,这三个部族便成为卫拉特的属民。
1754 年他们又被清朝所征服。由于乌梁海人与图瓦人、特棱古特人生活方式都相同,即狩猎生活,都居住在阿尔泰山、唐努山的山林中,且都是准噶尔的属民,所以清朝将他们都称为乌梁海人。特棱古特人被称为阿尔泰诺尔乌梁海,分为两个旗。他们信奉喇嘛教,现在生活在今俄联邦阿尔泰共和国。图瓦人被称为唐努乌梁海,分为五个旗,四十五个苏木。他们也信奉喇嘛教,现在生活在今俄联邦图瓦共和国。
清朝征服乌梁海人后,命和托辉特郡王青滚扎布管理。后来,青滚扎布也参加了阿睦尔撒纳反清的战争。这样,阿尔泰山地区和外蒙西部一度成为主战场,乌梁海人、图瓦人、特棱古特人都参加了战争。清灭准噶尔汗国后,阿尔泰山南就留下了很多户不同属的部众。其中有准噶尔人,乌梁海人,辉特人等部人,也有图瓦人,特棱古特人。无疑他们当中原先的乌梁海人占绝大多数,他们归属清朝后,清政府把这两部分人混编为阿尔泰乌梁海七旗,这样阿勒泰乌梁海人中就有了讲蒙古语和讲图瓦语的两部分人。原先阿勒泰乌梁海被安置在乌兰固木及科布多一带,1758 年在他们的请求下,清将他们安置在今阿勒泰地区。
阿勒泰乌梁海七旗,以额尔齐斯河为节,分为左右两翼,左翼四旗和右翼三旗,共27 苏木。左翼:1太文贝子旗,6苏木,即阿合苏木(即兄长之意),奥尔次克苏木,土默特苏木(也称克里布凯苏木)郭恩茨嘎苏木,乌梁海苏木,桑苏木。清时,主要分布在额尔齐斯河、汗德尕河流域,他们讲蒙古语,是现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乡蒙古人主要组成部分。2麦林旗,4苏木,名称不详,当时主要分布在克兰河流域,他们讲蒙古语,现在分布在外蒙。3察干索颜旗,2个苏木,即木尔古特苏木、特凌古特苏木,主要分布在今阿勒泰切木尔切克乡,讲图瓦语。4哈喇索颜旗,4苏木,即辉特苏木、夏那嘎齐苏木、哈拉撒勒苏木、哈特特须苏木,当时主要分布在布尔津河和禾木河一带,讲图瓦语,是现在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蒙古乡的蒙古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右翼:1巴伦贝子旗,四苏木,即阿合苏木、奥尔次克苏木、色尔瓦苏木、明嘎特苏木,当时主要分布于大、小青河流域,讲蒙古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分布在青河县德阿热勒乡。2冬库尔旗,3苏木,名称不详,当时主要分布在可可托海( 富蕴县)一带,讲蒙古语。现在其大部分分布在外蒙。3阔库木恰克旗,四苏木,厄尔格特苏木、佳格都瓦苏木、匈古尔苏木、魁克苏木,主要分布在可可托海一带,讲图瓦语,现在大多分布在哈巴河县的铁列克乡白哈巴村。富蕴县铁买克乡,阿勒泰市的阿拉哈克乡有少部分。
注:阿勒泰乌梁海部,在1933年马仲英的暴乱等反动统治阶级制造的民族仇杀中,许多人逃到外蒙,还有很多人死于战乱,留下那部分人的生活在今阿尔泰市以及青河县、布尔津县等县.原先的六旗中的麦林旗、冬库尔旗全部迁居外蒙。(也许还有查干索颜旗)。
“扎哈沁”意为“衣领”,原为准噶尔汗国的守边鄂托克,是从卫拉特各部抽调人丁组成. 扎哈沁部参与了反清战争,准噶尔汗国灭亡, 扎哈沁被安置外蒙西部.外蒙独立后,于1918 年其中一部分人迁入新疆,后被安置在今乌苏县四棵树乡一带,设为一旗,叫贝勒旗。其人口在新疆不多。(今蒙古国约有1.1万人)
清末和民国初,一些来自喀尔喀和内蒙古的人迁到巴里坤县,成为那里蒙古人的祖先,现约有二、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