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富于想象力的游牧民族把天空大胆的比作自己居所——穹庐。在游牧民族无尽的迁徙中,穹庐这种特殊建筑与草原结下了难舍之缘。
蒙古包自匈奴时代起已经出现,一直沿用至今。“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贯穿了蒙古人生活。从而搭盖迅速,拆卸容易、装卸方便、搬迁轻便的蒙古包便成为游牧人移动的家。
随着牧民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牧民自有的蒙古包逐渐减少,作为草原文化的遗产而被保护起来。在现代社会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被游人体验、感触,成为传播草原文明的符号与载体。
蒙古包因地域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在哈那(墙壁)、奥尼(椽子)的长度、套脑(天窗)的形式、布日叶素(房顶和外墙覆盖材料)、门和门帘的设 计以及内部装饰等方面。作为蒙古族中历史悠久的一个部落,巴尔虎蒙古人除和各地蒙古族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外,形成了具有本地区特点的住行风俗,苇莲蒙古包就 是一例典型代表。
生在蒙古包,长在草原,年近70岁的苏嘎染老人20几岁就开始学习营造蒙古包技艺。她是为数不多的草原建筑师之一,也是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苇莲蒙古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苇莲蒙古包产生于18世纪中叶,更确切地说来是1732年。因为陈巴尔虎人于1732年自齐齐哈尔迁移过来,驻守呼伦贝尔当时的人们就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柳条杆,湖边长的芦苇搭制了夏天住的蒙古包。它因地而制,就地取材,手工制作,美观大方、夏季扎包、凉爽宜人、不漏雨水。
巴尔虎人的苇莲蒙古包有它独特的构造和制作手工技艺。与其他蒙古包相比,区别于外围的构造。蒙古包架,一般都用柳树制作。包墙、包顶盖是细柳条和芦 苇用手工钉串而成,包顶盖是用羊毛线、马鬃线手工缝纫连片而成。苇莲蒙古包自产生以来,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随着巴尔虎蒙古人民俗活动产生和发展而形成 了本部落的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柳编手工技艺在原料、编织工艺等方面形成了天然、朴素、清新、简练的民间艺术特征。柳编体现编织工艺简练、风格粗犷,富 有天然野趣特征。它是巴尔虎蒙古人游牧文化的优秀缩影,是古老巴尔虎民间手工技艺的遗存,在中国其他民间手工技艺中独一无二。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一些巴尔虎苇莲蒙古包制作手工技艺人年事已高,有的相继谢世,难以传承到年青人身上,巴尔虎苇莲蒙古包的手工技艺文化日益淡化。因而,挖掘、抢救、整理、保护它,带动和促进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弘扬,成为苏嘎染老人晚年最大的心愿。
80后的萨如拉是传承苇莲蒙古包技艺的新生一代。她在母亲的影响和苏嘎染老传承人的精心教导下,在陈巴尔虎旗已经小有名气。她说:“我不仅想把民族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还将以此开拓创业之路。”
聪慧的萨如拉脸上挂着巴尔虎牧民特有的质朴。她在拼命地学习和仔细的琢磨,想尽快提高营造技艺,扩大规模后在互联网上销售,让更多人知道苇莲蒙古包,了解巴尔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