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那是一个碧绿碧绿的世界,草地上开满了很多各色的小花。在那个讲究红色的年代,我们开门办学进入到科尔沁草原。
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29年,可每当我想起住内蒙古蒙古包的那些日子,那一幕幕场景,那一个个故事,那么多次难解的谜团,至今回想起来仍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们是春天从北京到哲里木盟的,此刻,草原还刮着黄沙,冬意仍浓。我们就像牧人游牧一样,一个点挨着一个站的走进草原,去深入生活,收集民歌,完成一个作曲学生将要完成的大学课程。
老师手把手的教我们如何收集民族民间音乐,又如何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我们就象小羊羔跪在母亲面前吸奶,用心地去品味生活中对我们有用的一切。
行李是我们自己带的。做饭靠牧民兄弟。草原上没有蔬菜,我们一日三餐总是奶茶泡炒米,黄豆炖羊肉。半个月下来,我这个南方吃米饭和青菜长大的小伙,真的有些受不了了。
慢慢的,天暖和起来,我们坐着牛拉车,乘着拖拉机,开始往夏季牧场进发。草原的天象三花脸,刚才阳光明媚,可一会儿就下起了阵雨,雨里还夹着雪粒儿。我们的车奔跑着,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嗬!这儿什么地方都是路。
那时我们很年轻,作曲班9个大学生中就有8个民族,我是班里唯一的一个汉族,还是解放军。老师与我们同行,一天几十里,一天几百里。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我们住下,总有小孩围着转,总有姑娘偷着看。我们所到之处,牧场就像过节一样的热闹。我们到过的地方是:扎鲁特旗、荷叶花、鲁北、巴雅尔吐胡硕、呼沦河、乌兰哈达、北沙拉、代来胡硕、改良站和鹿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