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的住所,蒙古族崇拜天空,在古汉语中被称为“穹庐”。又称毡房、毡包、毡帐。匈奴时代就已出现原始的蒙古包,是用兽皮箍在木架上的“皮棚”演化而来,一直沿用至今。今天内蒙古传统蒙古包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蒙古包的习俗和由来。
长期的游牧生活,使牧民选择了最适宜的住所--蒙古包。蒙古包宽敞舒适,用特制木架做“哈那”(围栏支撑),用两三层羊毛毡围成,在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上,在顶部用“乌耐”作支架,以呈天幕状。圆形尖顶上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蒙古包的习俗和由来,在辽阔的三北边陲(东北、西北、正北),从西部阿尔泰的雪峰,到东部兴安岭的绿林。从北部的贝加尔湖,到南部的万里长城。都曾经是北方游牧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适合这种生活方式的居室就是蒙古包。蒙古包或称穹庐、毡帐。《史记-匈奴列转》:“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隋代的薛道衡在咏王昭君的乐府诗中,有“毛裘易罗绮,毡帐代帷屏”的句子。长春真人邱处机诗中,亦有“皮裘毡帐亦开颜”的句子。《黑龙江外记》:“'穹庐'国语(即满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包'”。汉语既是音译,又是意译。
蒙古包的形成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猿人住天然山洞,古人改造利用现成山洞居住。到了今人时代,才会自己制造“洞室”,在地面挖一个地洞,沿洞壁用木头、石头之类诌甃起来,甃得快齐至洞沿,再在洞中栽一排木杆,与木石墙平齐,上面搭一些横木封顶,就成了洞室--乌尔斡。洞顶要留一口子,靠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上面刻一些简单的壕作为梯子,供人出入用。同时兼有走烟出气采光通风等多种功能,后来就发展为蒙古包的门和天窗。阿尔泰语系的突厥、满洲、蒙古都把这种洞室称为乌尔斡。乌尔这一词就是“挖”的意思,至今仍用在卫拉特蒙古的口语中。现在的普通蒙古语中,乌尔斡已经专指蒙古包天窗上的毡,引伸为“家”、“户”、“居民”等意。可以看作是一种历史陈迹的遗留。
蒙古包的习俗和由来,随着原始人类由采集向狩猎过渡,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同时也把一部分食草动物逐渐驯成家畜,出现了畜牧业的雏形。这要求一种便于迁徙的居室,于是窝棚之类的建筑应运而生。窝棚再向前一步,支架变成哈那,并跟前面提到的洞顶结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