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莫板”,蒙古语村名。据相关史料记载:清初,此地是牧场,蒙古族牧民在这里搭起8个蒙古包居住,蒙古语称“乃莫板申”,意为“八顶房子”,后演变为“乃莫板”。因此地有两个“乃莫板”,故以方位冠以前、后乃莫板之称呼。
后乃莫板村因坐落在前乃莫板村北而得名,位于赛罕区榆林镇。现在的后乃莫板村是怎样的一种村容村貌,又有什么别于其他村子的特色呢?7月22日,记者来到了这个由8个蒙古包演变而来的村庄。
独具特色的文化大院
《呼和浩特市志》记载:十六世纪初,阿拉坦汗率土默特部入丰州滩(即今呼和浩特平原)驻牧。从此,今呼和浩特地区成了蒙古土默特部的世居之地,阿拉坦汗率部在这里一方面从事牧业生产,一方面招抚安置由内地流落来的汉人,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使丰州滩日益繁荣。在数十年中,蒙汉族人民在东西三百里、南北二百里的范围内开垦了万顷良田,在大黑河两岸,建起了数百个“板升(申)”村庄,土默特部也有人建起2000多人居住的村庄,从事农业和半农半牧业。这就是阿拉坦汗时期出现的“板升(申)”和“板升(申)农业”。“板”或“板升(申)”村落名称由此而起,后乃莫板村庄就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形成的。
当地的老人告诉记者,“乃莫”在蒙古语中是“八”的意思,“板升(申)”在蒙古语中是“房子、城、堡”的意思,简称“板”,该村村名的意思也就是“8个房子”。
“我们村有一个文化大院,院子门口立了一块石碑,上面记载了一些关于村子的来历。”跟随后乃莫板村村委会报账员贾建国的脚步,记者来到了该村独具特色的文化大院。
踏进文化大院,左手边就是那块记载该村历史的石碑,上面记载:“摘自《阿勒坦汗传》:即丁巳年,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倡修五塔与八大板申,令种谷薯及诸多果木,种植美味食物于蒙古地方,倡导种植之情如此这般。”紧随其后,又记载:“乃莫板申故址在呼和浩特市东郊前乃莫板村。”
贾建国说:“现如今那8个蒙古包早就没了踪影。”
存留了清代年间的龙王庙
在该村说起文化大院,村里无人不晓。文化大院是该村村民韩金文自费出资200万元修筑而成的。
当日,记者见到了韩金文67岁的哥哥韩金毛,他作为文化大院的院长,主要负责看护文化大院。
据韩金毛介绍,文化大院分前后院,前院为实用性、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后院为清代年间敬建龙王庙,2008年新修扩建。文化大院总占地面积388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这座大院建于2008年,全名叫和盛文化大院,主要为村民提供文化活动的场所。”谈话间,记者注意到,院内设有多种健身器材及篮球场地。
跟随韩金毛的脚步,记者来到了位于后院的龙王庙。
“据老人说,这座庙宇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由于庙宇年久失修,旧貌断壁残垣,只有几根柱子勉强支撑。我是感觉每一个村子都要有一个象征性的东西,本村有清朝时的庙宇是古迹,应该‘抢救’,于是我出资重新修筑了庙宇。”7月28日,记者联系到韩金文,他讲出了修庙的想法。
有个农耕博物馆
走出文化大院,韩金毛又领记者来到专属于该村的另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内蒙古丰州农耕民俗博物馆。
“乃莫板”,蒙古语村名。据相关史料记载:清初,此地是牧场,蒙古族牧民在这里搭起8个蒙古包居住,蒙古语称“乃莫板申”,意为“八顶房子”,后演变为“乃莫板”。因此地有两个“乃莫板”,故以方位冠以前、后乃莫板之称呼。
后乃莫板村因坐落在前乃莫板村北而得名,位于赛罕区榆林镇。现在的后乃莫板村是怎样的一种村容村貌,又有什么别于其他村子的特色呢?7月22日,记者来到了这个由8个蒙古包演变而来的村庄。
独具特色的文化大院
《呼和浩特市志》记载:十六世纪初,阿拉坦汗率土默特部入丰州滩(即今呼和浩特平原)驻牧。从此,今呼和浩特地区成了蒙古土默特部的世居之地,阿拉坦汗率部在这里一方面从事牧业生产,一方面招抚安置由内地流落来的汉人,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使丰州滩日益繁荣。在数十年中,蒙汉族人民在东西三百里、南北二百里的范围内开垦了万顷良田,在大黑河两岸,建起了数百个“板升(申)”村庄,土默特部也有人建起2000多人居住的村庄,从事农业和半农半牧业。这就是阿拉坦汗时期出现的“板升(申)”和“板升(申)农业”。“板”或“板升(申)”村落名称由此而起,后乃莫板村庄就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形成的。
当地的老人告诉记者,“乃莫”在蒙古语中是“八”的意思,“板升(申)”在蒙古语中是“房子、城、堡”的意思,简称“板”,该村村名的意思也就是“8个房子”。
“我们村有一个文化大院,院子门口立了一块石碑,上面记载了一些关于村子的来历。”跟随后乃莫板村村委会报账员贾建国的脚步,记者来到了该村独具特色的文化大院。
踏进文化大院,左手边就是那块记载该村历史的石碑,上面记载:“摘自《阿勒坦汗传》:即丁巳年,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倡修五塔与八大板申,令种谷薯及诸多果木,种植美味食物于蒙古地方,倡导种植之情如此这般。”紧随其后,又记载:“乃莫板申故址在呼和浩特市东郊前乃莫板村。”
贾建国说:“现如今那8个蒙古包早就没了踪影。”
存留了清代年间的龙王庙
在该村说起文化大院,村里无人不晓。文化大院是该村村民韩金文自费出资200万元修筑而成的。
当日,记者见到了韩金文67岁的哥哥韩金毛,他作为文化大院的院长,主要负责看护文化大院。
据韩金毛介绍,文化大院分前后院,前院为实用性、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后院为清代年间敬建龙王庙,2008年新修扩建。文化大院总占地面积388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这座大院建于2008年,全名叫和盛文化大院,主要为村民提供文化活动的场所。”谈话间,记者注意到,院内设有多种健身器材及篮球场地。
跟随韩金毛的脚步,记者来到了位于后院的龙王庙。
“据老人说,这座庙宇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由于庙宇年久失修,旧貌断壁残垣,只有几根柱子勉强支撑。我是感觉每一个村子都要有一个象征性的东西,本村有清朝时的庙宇是古迹,应该‘抢救’,于是我出资重新修筑了庙宇。”7月28日,记者联系到韩金文,他讲出了修庙的想法。
有个农耕博物馆
走出文化大院,韩金毛又领记者来到专属于该村的另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内蒙古丰州农耕民俗博物馆。